来源:潮峰投研
公募再现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 C” 任职 3 年又 236 天,回报 - 30.43%;“财通资管价值发现混合 C” 任职 4 年又 26 天,回报 - 21.88%;“财通资管价值精选一年持有混合 A” 任职 4 年又 83 天,回报 - 19.16%;
8月16日,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通资管”)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原基金经理姜永明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离任,且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天天基金网显示,姜永明在管六只基金最后的管理时间都为8月15日。
这一变动,将财通资管权益投资的困境再次推至台前。天天基金网显示,姜永明管理的8只基金任职期长期回报亏损,同时,财通资管管理规模从2022年9月的1550亿元大幅缩水至2025年二季度的1136亿元,减少约400亿元。
从财通资管混合型基金规模走势图来看,2022年3月31日左右达到规模峰值后,便开始震荡下滑,到2025年6月30日,规模为117.54亿元。
在权益投资遭遇重创的当下,财通资管董事长马晓立和总经理钱慧,面临着如何挽救权益投资的严峻挑战。
权益投资总监姜永明多只基金亏损,离任引争议
姜永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9年7月加入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后于2018年12月加入财通资管,任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从其管理过的基金来看,多只基金任职期回报不佳。
以“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C”为例,姜永明自2021年12月23日起管理该基金,截至2025年8月15日,任职天数3年又236天,任职回报为-30.43%;“财通资管价值发现混合C”,他从2021年07月21日开始管理,任职4年又26天,回报-21.88%;“财通资管价值精选一年持有混合A”,任职4年又83天,回报-19.16%;“财通资管均衡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任职3年又167天,回报-31.20%。
这些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在姜永明管理期间,未能为投资者实现正收益,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投资者对其管理能力的质疑声不断,而此次他因“个人职业规划”离任,且未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更让市场对其离任的真实原因以及财通资管权益投资的后续发展充满疑问。
管理规模缩水400亿,权益投资遭重创
曾几何时,财通资管在行业内也算是颇具规模的资管力量。
2022年9月,其管理规模达到1550亿元,但仅仅三年时间,到2025年二季度,管理规模便大幅缩水至1136亿元,减少了约400亿元。
从财通资管混合型基金规模走势图来看,2022年3月31日左右达到规模峰值后,便开始震荡下滑,到2025年6月30日,规模为117.54亿元。
权益投资作为资管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规模的大幅缩水,反映出市场对财通资管权益投资能力的不信任。
业内人士分析,姜永明作为公司权益投资总监,管理的多只基金业绩不佳,无疑是导致公司权益投资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投资者用脚投票,纷纷赎回基金,使得公司管理规模不断下降。这种规模的快速缩水,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形象,也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马晓立、钱慧的破局之困
面对权益投资的困境,财通资管董事长马晓立和总经理钱慧肩负着挽救的重任。马晓立,经济学硕士,正高级经济师,有着丰富的证券行业从业经历,曾任联合证券研究员、行业部经理、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等职;
钱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会计师,在东方证券等机构有任职经历,2015年5月加入财通资管,现任总经理(总裁)、董事、财务总监。
然而,破局并非易事。首先,如何重建投资者对公司权益投资的信心,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姜永明管理的多只基金亏损,已经让投资者对公司的权益投资能力产生了怀疑。
马晓立和钱慧需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优化投资策略、提高基金业绩等,来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其次,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财通资管如何在权益投资领域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一个难题。
目前,市场上优秀的资管公司众多,财通资管若想在权益投资上实现突破,必须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要么在特定行业或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把握,要么在投资风格上形成独特的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内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姜永明的离任,是否暴露出公司在基金经理管理和激励方面存在问题?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投资人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财通资管权益投资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责任编辑:杨赐
高忆配资-如何选择证券公司-配资正规网站-配资炒股新手入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